曾国藩家训最经典十句,句句经典,读完受用一生
发布时间:2024-12-17 发布者:四川省民政厅

曾国藩家训最经典十句,句句经典,读完受用一生:

一、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
二、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
三、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四、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五、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六、日知所亡: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七、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
八、作字:早饭后做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
九、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十、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他是一介书生,却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成为晚清第一名臣。

然而他在政治上的功与过历来备受争议,有人认为他好话说尽坏事做绝,担不起第一名臣。

可在另外一方面,他却是人人皆知的成功学励志大师,是大器晚成的代表,也是很多古今中外名人都非常欣赏的人物。

他就是曾国藩。

我们常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完人,其中的两个,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另外的半个就是曾国藩。

曾国藩,作为晚清重臣、湘军创立者与统帅,不仅在政治、军事上有着卓越成就,其家庭教育思想亦影响深远。

曾国藩家训,蕴含了丰富的为人处世智慧与家庭教育理念,其中最为经典的十句话,不仅在当时为曾氏家族树立了良好的家风,时至今日,依然对后世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

这句话强调了勤奋、早起、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并鼓励人们只要有决心,都可以成为杰出的人物。

曾国藩认为,“勤”是成功的关键。他指出,勤奋的第一步是早起,因为早晨是一天中最清新、最有活力的时候,利用这段时间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第二步是有恒心,即坚持不懈地努力,不被困难和挫折所动摇。

曾国藩一生勤奋,坚持早起,无论寒暑。早起让他拥有更多时间学习、处理事务,如在湘军的组建与训练中,他早起安排军务、巡查营地等,为战事做充分准备。

这种有恒的精神使他在面对诸多困难与挑战时,如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等,屡败屡战,最终取得成功,成就一番事业。

二、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

曾国藩酷爱读书且专注,一本书未读完,绝不换其他书。这种方法助他深入理解书中内容,提升知识水平与思维能力。

他一生无论军务多繁忙,都坚持读书,通过读史、读诗文等各类书籍,不断丰富学识、提升修养,并将书中知识与实际生活、军政事务相结合,学以致用。

不少人热衷于买书,书房里的藏书也不少,但真正读完了的又有几本呢?不少人把读不下去归咎为太忙,没时间。这不是一个高明的借口。真正有阅读信仰的话,再忙也能抽出时间。

三、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曾国藩深知言语的重要性,说话谨慎,时刻留意言辞。在官场中,他的谨言慎行让他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与冲突,得以与同僚、上司、下属等保持良好关系。

如在向朝廷奏报军情等事务时,他字斟句酌,既如实反映情况,又避免触怒龙颜,从而获得朝廷的信任与支持,为其军事行动等提供了有力保障。

病从口入 祸从口出,谨言慎行是必须要谨记的道理。有一句说:用三年学会说话,用一生学会闭嘴。牢记曾国藩这句话,可以受用一生。

四、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气,不仅仅是气血,更是浩然正气,也是气节。

曾国藩注重培养自身气质修养,保持内心平静淡定,光明磊落。在复杂的官场与社会环境中,他坚守道德底线,不被外界诱惑所动。

这种浩然正气让他在面对各种利益纷争与权力斗争时,能够坚守初心,不为私利所惑,赢得了众人的敬重,也为他的家族树立了良好的道德典范。

自己也可以感受一下,当你正气凌然、公正无私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很沉稳、很踏实?这个时候,那团“气”就下沉了,也就是气沉丹田了。

五、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黄帝内经》中说:“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妄事操劳。”

曾国藩深以为然。于是他在家信中写道:“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曾国藩明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也非常注重养生。

他在繁忙的军政事务中,会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他也能控制自己的欲望,生活节俭,饮食有节制。

这使他在长期的高压工作与生活中,保持了较好的身体状态,能够精力充沛地应对各种事务,为其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国时最大的赢家是谁?非司马懿莫属。而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他的长寿。熬过了诸葛亮,熬过了曹操,熬过了曹丕,最终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六、日知所亡: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曾国藩坚持每日学习新知识,并记录心得体会。这一习惯让他不断进步,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感悟。

他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与思想,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与学问水平,其一生的学问和成就也在不断积累中日益深厚,为他在政治、军事、文学等多领域的成功提供了有力支持。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将自己读书、做事的心得记录下来,每天进步一点点,对于个人成长非常重要。

七、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

它强调了持续创作的重要性,通过写作来反思和评估自己在理论知识上的积累以及精神状态的好坏。

曾国藩每月创作诗文,以此检验自己的知识积累与气质修养。写作过程中,他深入思考,不断锤炼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文学素养。

他的诸多著作与书信等,不仅展现了他的才华与智慧,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其家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八、作字:早饭后做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

曾国藩将写字作为一种修养方式,每日早饭后坚持练字半小时。这不仅让他能静下心来,专注一事,提高了书法水平与审美能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的耐心与专注力。

在处理军政事务等工作时,这种耐心与专注使他能够更加细致地思考问题、做出决策,其书法作品也成为了他个人修养与文化底蕴的一种外在体现。

这就如同我们每天写文章,写出的文章可以供人阅读,帮助到此别人,而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学习、一种提升。

九、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曾国藩认为晚上出门易浪费时间、消耗精力,还可能遇麻烦,所以晚上通常待在家中休息、学习或陪伴家人。

这一习惯让他能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与精神状态,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自我提升与家庭关怀。同时,也增进了他与家人之间的感情,使家庭更加和睦,为其在外打拼提供了稳定的后方支持。

现在社会的我们明明知道熬夜可能导致猝死,但还是喜欢熬夜,第二天睡到大中午。

这对于身体健康是有害的,所以闲暇之余读一读曾国藩给我们的这些建议,接下来一定会有裨益的。

十、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这句话强调了勤奋的重要性,并指出懒惰是导致平庸人失败的主要原因。同时而已之处,有能力的需要戒骄戒躁。

曾国藩深知懒惰会使人平庸,傲慢会导致失败。他一生勤奋努力,不断进取,凭借自身的努力与毅力克服了天资不聪慧等困难,取得了巨大成就。

同时,他始终保持谦逊谨慎的态度,不居功自傲,善于向他人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在官场中,他与同僚相互切磋、共同进步;在军队中,他尊重将士,赢得了众人的支持与拥护。

懒惰会让人丧失斗志,没有进步的空间,而骄傲会让非常有才能的人停止进步,这两点都是不可取的。

曾国藩家训的经典十句,不仅是对曾氏家族家风的概括与传承,更是对后世子孙乃至整个社会的深刻启示。这些家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与哲理,对于指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面对人生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当今社会快速变化、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铭记这些家训的精神内涵,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