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祭祀礼仪
发布时间:2019-04-04 发布者:四川省殡葬协会

  一、前一日沐浴斋戒:感念亲情,存想音容。

沐浴斋戒就是要做到身净(沐浴)、心净(斋戒),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与先人的灵魂沟通。斋戒并不一定要静坐。白日,只要行、住、坐、卧时,皆不妄动,口不出恶言秽语,即可。若夜间无事,则不论是行住坐卧,皆可存想亡先人前音容笑貌(亦可对照片存想),感念先人对我们的抚育之恩。

  二、木主/牌位

祭祀时,先人灵魂不可无依托。若有牌位最佳;若无,亦可在遗像前供奉。若无遗像,则可临时在一纸条上写上“某某之灵位”。

  三、亲办祭品

祭品不必复杂,但要凝聚诚意孝心。作为人子,最具孝心的祭品是先人生前最爱吃的菜肴。供奉祭品时,要小心谨慎。供奉毕,要在牌位前恭候片刻,要想象先人正在享用祭品,不可立即离开。若斟酒时,也当如此。

  四、跪拜:亲恩罔极

对待亡亲,按照中国人最高的礼敬方式来礼敬,天经地义。所以,在亡亲墓前,应该跪拜,不可草草鞠躬了事。

  五、墓话:墓前闲话,事亡如存

若于墓前祭扫,应该秉着“事亡如事存”的精神与先人交流,不妨在墓前介绍自身家庭现状、计划,因为这些是先人在世时必然想知道的事情。

  六、撤馔分福

  祭品在祭祀完毕要撤去,带回家中享用。不可扔在墓地,也不可撤回家后扔掉。因为我们把祭品摆放在墓前时,亡亲的灵魂已经享受后(只闻香味),这些祭品就成为“福”。如果扔掉(不论是墓地,还是家中),就是嫌弃亡亲所赐之“福”。如兄弟众多,则应众人分享,不可独享,也不可推脱不要。

其他,从俗可也。

 

  现代祭祀祖先的礼仪

  考虑到祭祀始祖、先祖和父亲,都具有同样的祭祀性质和大体相同的礼仪程序,所以,我们把《朱子家礼·祭礼》中的祭祀一并归入祭祀祖先(列祖列宗)的范畴,给出一个相对简约的单一礼仪程序,以适应现代社会可能没有太多时间来分别地和频繁地举行祭祀活动的现状。此外,《朱子家礼·祭礼》已经对《仪礼?特牲馈食礼》作了简化的工作。比如,不再有“立尸”以让某一活人代表逝者接受祭祀的程序。本书将延续《朱子家礼·祭礼》的简化,并进一步强调祭祀礼仪的精神性方面,大福减少古代祭礼中对各种礼器和祭物的要求。

  1、清明节祭祖 按照传统,农历冬至后第一百零五天是寒食节,第一百零八天是清明节。《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从寒食节到清明节是一个从冬天到春天的转换。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传统上,古代通常在寒食节祭祖和扫墓。但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靠得很近,所以,社会风俗上就逐步变成清明节祭祖扫墓了。鉴于可以确定一个统一的时间祭祖,所以,古代礼仪中涉及通过占卜来确定祭祀祖先时间的礼仪均可以省约。

  2、前期一日斋戒 祭祀之前一天,祭祀者必须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以示虔诚庄敬。古礼要求斋戒时,男女不可同寝。《朱子家礼》说:“主人帅众丈夫致斋於外。主妇帅众妇女致斋於内”。这样的礼规可能很难实行。现代家庭没有充分的居住条件,不太可能在祭祀前一日斋戒时让男人到家外去睡。但若是为了表示虔诚庄敬,夫妻可以在斋戒那天晚上自觉停止发生性关系。

  3、前一日治祭 由于现代社会不可能为每个家庭建祠堂或祖庙,所以,祭祀祖先的场所不象古代那样在祠堂举行,而是只在祖先的墓地举行。所以,《朱子家礼·祭礼》中的“墓祭”程序是本书参考的主要依据。祭祀祖先的前一日,要准备好所需的祭祀礼物。本书有意强调祭祀礼仪向更为精神化的方向传承,所以,现代社会祭祀祖先的礼仪中应当精简祭祀礼物,或者采取更为精神化的礼敬方式。祭祀在传统上是为祖先“追养继孝”,所以,古代传统的祭祀程序往往需要“省牲涤器具馔”(《朱子家礼》),需要准备祭祀用的牺牲、酒和礼器等相关物品。现代祭礼则可以准备纸钱,香烛、鲜花和酒即可。烧纸钱旨在表达后人承担着对祖先“追养继孝”的精神道德义务,希望逝者能够在另一个世界有相对宽裕的供给资源①。 香烛是传统上认为青烟缭绕上天而有人神沟通作用的东西。鲜花是现代才兴起的表达敬意的方式。敬酒则是延续传统的礼仪,而且,在祭祀程序中有通过三献来表达祭祀者序列之充分敬意的作用。

  4、厥明洒扫 第二天早上,祭祀者着严肃服装,前往墓所。拜。要恭敬地在坟墓区域内外行走。环绕墓碑哀省三周(无可环绕行走者,从略)。其有草棘,即除之;有灰尘,即去之,以保持干净整洁。这是扫墓的程序。扫墓旨在表明逝者墓地是一个有后人料理的地方,而不是一个弃之荒野而不顾的地方。这是孝心和善意的表现方式。洒扫毕,复位再拜。

  5、陈祭 古礼的陈馔是指把新的清洁的席子陈於墓前,上面摆设祭祀用的牺牲、水果和酒等馔,亦即是把用于祭祀奉献的礼物陈放在墓前。现代祭祀中,可以把鲜花放在墓碑旁,把纸钱和酒放在墓前台阶上。是为“陈祭”。

  6、参神 即参拜逝者神灵。主人以下按照顺序站立。立定,再拜。参拜行深鞠躬礼。本书在祭祀祖先礼仪中不提倡伏地叩首,除非祭天。

  7、降神 由于参神只是表达参拜祖先的礼义,只具有给祖先打招呼的意义。但其后的祭祀程序在“追养继孝”的礼义下,要进行旨在让祖先神灵到墓地来享用祭物的礼仪,所以,这需要一个降神、奉献和辞神的礼仪流程。降神就是通过一种仪式,把祖先的神灵从天上请降到墓地来享用祭品。其礼仪要求是,主人点燃香烛插于墓前香炉或地上。执事者一人开酒,或注酒于酒杯中。主祭者受酒杯,奉之,告曰:“恭请某某祖先莅临受祭”。撒酒于地。再拜复位。

  这个程序中,点燃香烛是遵循传统上认为香烛的清烟缭绕上天,可以传达降神者的请神意愿,并以烛光明示地点。古礼通常由商祝来降神。他们被传统认为是有特殊通神能力的人,所以一直被保留在古礼中承担这类礼仪角色。但祭祀礼仪的经常性,使人们未必每祭必请商祝到场。按照《易传》关于“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的生死教理,及其朱子关于“祭祀有感格之理”,亦即“祖考之精神魂魄虽已散,而子孙之精神魂魄自有些小相属 。故祭祀之礼尽其诚敬,便可以致得祖考之魂魄”②(《朱子语类卷第三·鬼神》),祖先的后代与血缘祖先之间存在“同气联枝”的魂魄感通基础,所以,祭祀礼仪中,由祖先后代的主祭者来降神,应当是合符儒教义理的。当然,礼仪形式上,要求执笏板以降神的礼规只是一种古代告谕示意的方式,并无特别礼义。所以,在现代祭祀礼仪中,可略去,直接口说即可。

  8、初献 由主祭者向祖先神灵敬酒。祭祀古礼中的三献,通常要献馔,亦即奉献供祖先享用的肉食等礼物。前文指出,现代祭祀礼仪更加重视精神性方面,礼仪程序能够表达祭祀者有“追养继孝”的心意即可,并非将其看着是一个物理学意义上食物形态变化的消费过程,没有也不需要有祭祀程序之后盘子里的食物就被祖先吃掉而空盘的预期。所以,献礼用酒和烧纸钱即可。初献使祖先获得敬酒和纸钱,以示孝敬。请祖先吃一顿饭的意思,那可以在家里去举行。初献礼仪程序如下:主祭者诣祖先墓前。执事者西向斟酒於杯。主人奉之,奠於墓前故处。主人辞云:“某亲某官府君之墓,气序流易,雨露既濡,瞻扫封茔,不胜感慕……敢以醴酒,祗荐嵗事,以某亲某官府君、某亲某封某氏,祇食尚飨。”言毕三拜。酹酒于地。烧纸钱。退,复位。有兄弟在场者,可重复上仪祭献,但不读辞。

  9、亚献 由主妇来举行第二次献礼,如初献仪,不读辞。

  10、终献 由子弟或亲宾举行第三次献礼。如亚献仪。

  11、辞神 三献之后,即完成让祖先享用祭祀,而表明祭祀者“追养继孝”之心,故可辞别祖先神灵。祭祀者依次诣祖先墓前站立,三拜即退。

  12、撤祭 撤除刚才摆放在祖先墓前的酒具。但不撤鲜花或其他旨在装饰墓所的物品。此时,即已完成对祖先“追养继孝”的祭祀。但祖先葬于地下,按照《朱子家礼·祭礼》的程序,此时还要祭祀后土神,以对后土神容葬祖先表达感谢。

  13、遂祭后土 于墓所西向置酒瓶酒杯而陈馔。降神,参神,三献如仪,但辞云:“某官姓名,敢昭告於后土氏之神,某恭修嵗事於某亲某官府君之墓,惟时保佑,实頼神休,敢以酒馔,敬伸奠献,尚飨。” 辞神,撤器而退。

  此外,现代人祭祀祖先亦可在家里以酒席前先让祖先享用的方式表达“追养继孝”之心。礼仪:置酒席于饭厅,设碗筷于席上。注酒于杯,盛饭于碗。主人曰:“恭请某某祖先用餐”。数分钟后,即曰宽座,撒酒于地。撤祖先用碗筷。然后,家人坐席吃饭菜如常。此礼旨在表明当你吃饭的时候,仍然没有忘记侍奉自己逝去的祖先,以明“追养继孝”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