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与清明节的由来
发布时间:2019-04-04 发布者:四川省殡葬协会

 一、古今祭祀故事

 1、什么是祭祀?

 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教礼仪中主要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也意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原始时代,人们认为人的灵魂可以离开躯体而存在。祭便是这种灵魂观念的派生物。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祭祀观则记载儒教《周礼》《礼记》与《礼记正义》《大学衍义补》等书解释。古代中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祭祀有严格等级。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己祖先和灶神。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是祭祖日。

 2、关于民间祭祀的习俗有哪些?

 祭祀先祖,是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除、清、九、盂),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祖先。

 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地神灵。供品有主要有三牲饭菜、三茶五酒等;由家长主祭,烧三炷香,叩拜后,祈求丰收,最后烧纸,俗称"送钱粮"。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习俗。

(1)祭祖先

 一般设龛或香炉于厅堂,岁时节日(辞年八节)延续不断奉祀之。近祖忌日多另加“拜忌”,远祖久了、多了,便省了“拜忌”和拜节,改为年间“春分”、“秋分”祭祀,俗称“春秋二祭”。祭祖先也有墓祭的,民间祭祖扫墓,多在新正、清明、冬至举行。七月半为鬼节,又称为“盂兰盆节”,多在野外烧“三十六香”、“纸斛”,祭祀孤魂野鬼。

(2)祭天地父母

 设香炉于大门顶,每年时节、每年正月初九、每月初一、十五祭祀。民间有“正月初九天地生(天公生)”之谓,民间旧俗,这一天人们备办祭品拜天公(天地父母),并告诫孩子们漱牙水、洗脸水不可倒落地上、沟里,应倒桶里,待次日才倒掉,否则被视为对“天公”,对“天地父母”不敬,恐遭天谴。这一天,民间不宰牲畜,诚感天地好生之德也。

(3)祭佛祖

 又称北极玄天真武上帝。民俗多以其“香火”及插其令旗于大门顶,同“天地父母”炉一起,每年时节、每月初一、十五祭祀之。佛乃宗教之一类,僧尼不祀神,但老百姓自古神佛不分,且相延不断。

(4)祭太阳公

 民间有“三月十九太阳公生”之谓,是日中午,妇女们把祭品摆在天井或门外日头下,焚香拜日头。

(5)祭土地公

 土地公又称伯爷、伯爷公,民间有“三月廿九伯爷生”之谓。旧俗多设炉于门后墙脚跟,每年三月廿九及每月初二、十六,定期奉拜,祭物不拘,饭菜牲品果饼等均可。相传,历史上伯爷原名叫伯益,是远古时期帝尧、帝舜、夏禹三代之贤人,是掌管山川原野和湖泽的虞宦。伯益先后教民造耕地、耕种、砌石垒土盖顶造房子,造福于民。

 后来,民众深感其恩,一致尊奉他为大地之神,到处建庙供伯益神像以奉祀,祈求他保佑合境平安、六畜兴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风俗一直相沿下来。久而久之,人们渐渐把伯益叫成“伯爷”,把“伯益公”呼为“伯爷公”。就因为人们奉伯益为土地之神,故所到创基立业之处,都必先建造“伯爷庙”、“伯爷宫”奉祀之,以祈基业兴隆,乃至人们建房造屋,也要先设“伯爷炉”,日日供奉,直至工程完工谢土。

 而“伯爷宫”一般都建得简陋低矮,概为人们纪念远古时初创建的房屋皆属简陋的缘故。祭拜时每焚香五支,焚化纸锭五分,意奉东、西、南、北、中五土伯爷也。凡是老板的,拜毕祭品用以宴请伙计、员工、亲友等。

(6)祭五谷母

 民间有“六月十五、十月十五五谷母生”之谓,旧俗多在饭桌墙上挂五谷母像(神农像),每年农历六月十五、十月十五及喜庆时祭拜之。民间之称“五谷母”,一说是神农氏,一说是五谷之神。农民用米筒装满白米,贴一圈红纸便算是“五谷母”炉,也有挂“五谷母”像的,进行祭拜,祭品多为米面做成,有如梭子形的名“尖担”,有箩形的称“谷箩”,有谷穗形叫“谷穗”,连同三牲祭品摆在“饭桌”上敬拜。

(7)祭招财爷

 又称财神爷。民间商家商户,不论生意大小,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及每月初一、十五有奉拜招财爷(财神爷)之俗。民间传说“招财爷”(财神爷)为范蠡,跟随“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在吴国做了3年人质,帮助越王灭了吴国后,觉得越王可共患难而不可同欢乐,遂弃官经商,自号“陶朱公”。生意点到必赚,极为兴隆,故有“五湖寄迹陶朱业”之名句。

 后人遂敬为财神,称其为财神爷、招财爷,凡做生意者多设置“财神爷”、“招财爷”神案,定期祭拜。尤其六月二十四日这一天,更是大办“三牲”或“五牲”礼品,焚香顶礼膜拜,以祈求生意大赚发财。拜毕,全部祭品宴请店员、工友、重点顾客及亲友,故也称“牙祭”,此俗又缘于宴席越丰盛,请的人越多,生意会越兴隆的传说。民间也有奉赵公明、子贡和关公为财神爷的。

(8)祭灶神

 灶神,俗称“镬灶老爷”,又称为“顺民公”(九天司命公或司命帝君)。民间有“十二月二十四顺民公生”之谓,旧俗多在每年农历这一天及岁时节日祭拜之,其神位多设于灶台墙壁上或烟囱旁。传说灶神司百姓善恶,禽畜兴衰,能消灾添福等。故人们除定期祭拜之外,平时每有好吃的东西,都先置其炉前奉拜。民间传十二月二十四日灶神上天汇报人间善恶各事,各家各户要备办祭品奉拜送行,正月初四灶神落天,人们一早备拜迎神归位,祈望灶神“上天奏善事,下地降吉祥”。

 3、祭祀关羽日期的确定

 阴历五月十三日是祭奠关羽的传统节日。明清时期封建王朝和民间习俗都在这一天举行祭祀关羽的活动。至今海外华人仍保留着这一天祭祀关羽的习俗,每年在此日于关庙内举行盛大隆重的祭典,烧香叩头,祈福消灾。

《明史·礼四》载:南京“关公庙,洪武二十七年(1394)建于鸡笼山之阳,称‘汉前将军寿亭侯’。嘉靖十年(1531)订其误,改称‘汉前将军汉寿亭侯’。以四孟岁暮应天府官祭,五月十三日南京太常寺官祭。”北京“汉寿亭侯关公庙,永乐间建,成化十三年(1477)又奉救建庙宛平县之东,祭以五月十三日,皆太常寺官祭。”据此,一般认为五月十三日祭莫关羽始于明朝。而事实上,五月十三日祭奠关羽在金朝就已经确定来了。

 郝经在蒙古初人中原时作《汉义勇武安王庙碑》描绘当时祭祀关羽的盛况说:“夏五月十有三日、秋九月十有三日,则大为祈赛,整仗盛仪,族甲旗鼓,长刀赤骡,俨如王生,千载之下景仰向慕而犹若是,况汉季遗民乎!”可见,金、元之际每年五月十三日和九月十三日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关羽活动。郝经撰此文时金朝已亡十余年,然而这种祭祀关羽的民间风俗自然不是十余年就能形成的,至迟在金朝中期就是这样了。元人同恕所作巩昌府仁寿山《关侯庙记》进一步证实,金朝中期已有五月十三日祭关之俗。金世宗大定年间(1161一1139),西夏军队攻袭金朝陕西重镇巩昌府,府城即将陷落。五月二十三日,见有若关羽状貌者率神兵自仁寿山杀出。夏军惊骇而退,遂解巩昌之围。金朝军民遂创建关公庙于仁寿山,“故他郡皆祀以(五月)十三日,此邦用是日(五月二十三日),答神之贶也”。即是说,除巩昌府因特殊原故于五月二十三日祭祀关羽外,其他州县均在五月十三日祭祀关羽。尽管金、元官方文献中没有何时祭祀关羽的记载,但金、元民间五月十三日祭关确是客观事实。这在金、元三国戏剧中也有反映,如杂剧(关云长大破蛋尤》中玉泉寺长老说,关羽一年内享有三祭,即四月八日、五月十三口和九月十三日。这与郝经、同恕所反映的情况基本吻合。五月十三日祭关羽盛行于金元时期是确凿无疑的。对于九月十三日,清俞抛《茶香室四钞》解释说:“《三国志》本传,二十四年,羽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滥,禁所督七军皆没云云。”这即关羽水淹七军之时。者远近辐揍焉。”据此,则五月十三日为关平生日,而六月二卜四日才是关羽的生日。到康熙时备载关羽家族成员生卒、名讳的“古砖”在关羽故里解州常平村发现。“古砖”亦刊关羽生于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岁(160)六月二十四日,卒于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己亥(219)十二月初七,其子平乃生于灵帝光和元年(178)五月十三日。“古砖”的发现轰动一时,但不过是实证元代荆楚之人关于关羽生日的传说而已,清代学者赵翼等人多以为荒诞无稽。清廷亦不采其说,仍以五月十三口致祭。

 至于金元时期为何要以五月十三日为祭日?祭日是否与关羽生卒时间相干?据明清传说,这个祭日是由关羽生日而演变来的,清人梁章矩《归田琐记》明确说:“今时以五月十三日为关帝生日。”我们最初企图通过考辨来确证祭日与关羽生卒的关系,然终因文献资料缺乏而不得其解,因为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只有关羽卒年的记载,无生年的只言片语,又不载其享年多少,以致无从确知其生年,更不用说具体的月日了。这就是说,五月十三日既不一定是关羽生日,也不一定是关羽死期。随后又试图从关羽始得国家祭祀的唐朝祀典中寻找答案。唐制,“大中小祀凡七十九祭,皆克定日辰”。关羽在唐代以名将身份从祀武成王庙,然而唐朝祭祀武成王姜太公的时间是在二月和八月的“上戊”日,即二、八月的第一个逢戊日。王溥《唐会要》卷23载,二、八月“上丁释奠文宣王,上戊释莫武成王”。这就是说,祭祀关羽的日子与唐祭祀武成王的时间无关。看来解决这个问题,尚需待新的资料发现。

 

 二、祭祀演变

 1、祭祀的起源

 最早的祭祀活动比较简单,也比较野蛮。人们用竹木或泥土塑造神灵偶像,或在石岩上画出日月星辰野兽等神灵形象,作为崇拜对象的附体,然后在神灵塑像面前陈列摆供食物和供品,并由主持者来祈祷,祭祀者则对着神灵唱歌、跳舞。

 进入文明社会后,物质逐渐丰裕,使祭祀礼节越来越复杂,祭品也越来越讲究,并有了一定的规范。

 春秋时代,常提及一句话,就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国家最重大的事情,在于祭祀与武力。若是武力太弱,难免会被强国并吞;若是忽略祭祀,则国家无以凝聚民心,甚至会因而成为大国征伐的借口。譬如:商汤起而反抗夏桀的暴政时,他出兵征伐就从葛国开始,亦即“葛伯不祀,汤始伐之”。

 祭祀有“报本反始”的意含,对于自身拥有的一切,能够心存感恩,并且因而显示谦卑恭敬之态度。一个人若是参与祭祀,将可暂时摆脱世俗的功利考虑,有如在神明面前省察自己的言行与动机;一个国家若是重视祭祀(包括今日所见的宗教活动),将使百姓饮水思源,存心仁厚,而不至于为了争夺现世利益而伤害公义。

 2、祭祀为什么要用猪牛羊?

 祭祀,是人向天祈求消灾弭祸的吉礼。

 既然我们要祈求上天为自己消除祸害,自然就要拿出最大的诚意。而人们最大的享受,在古时候而言,莫过于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因而,祭祀,自然也就有了酒肉。

 最好的酒肉是什么?在原始社会早期,我们学会了畜牧。最早被圈养的就是猪牛羊。

 那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这些圈养的食物献祭给上天。

 久而久之,就成了传统。

 3、祭祀活动的演变

 家人卦九五爻中,有“王假有家”的爻辞,一种注解认为,这是君王到家庙祭祀祖先。这里所讲到的,是古代的祭祀制度

 古代的人认为祖先的灵魂可以保佑自己的平安,所以除了在祖先的墓前进行祭祀之外,还修有专门的祭祀场所。在夏朝,这种祭祀场所称为“世室”,到了殷商,被称为“重屋”,之后才被称为“宗庙

 上古和中古时期,只有皇族和贵族有比较系统的传承,所以也只有皇族和贵族有宗庙。因此宗庙的建立,在当时成为一个族群的象征,无论族群迁移至何处,最先修建的一定是宗庙,宗庙的存在,成为一个族群存在的重要标志。

 所以宗庙是非常神圣的地方,从周代开始,就严格地规定了各等级可以拥有的宗庙数量:天子可以有七座庙,诸侯可以有五座庙,大夫可以有三座庙,上士可以有两座庙,中士可以有一座庙,而一般的平民不能建庙。这些庙,都是独立于居室之外的建筑,以此来显示宗庙的重要性。由于平民不允许建庙,所以如果平民要祭祀祖先,可以在寝室中灶堂旁设立祖宗的神位。这种在家中建祭祀的方式,成为后世家庙的雏形。

 在周朝时,所有祭祀祖先的建筑都被称为宗庙。不过到了战国之后,宗庙的称呼就专用于祭祀历代帝王的建筑了,宗庙也就等同于国庙。帝王以下各阶层的宗族则把祭祀本族祖先的场所,称为“祠堂”。那时的祠堂与后世的不同它们大多修建在墓的旁边,以方便悼念。在汉朝时还出现了生祠,就是一个地方的百姓,如果觉得某官员特别地体恤百姓,当他离任后当地百姓就会为他建一座祠堂来怀念他。这不仅成为后世生祠的开始,也成为保佑一方平安的地方神祠的雏形

 到了唐宋年间,官宦人家的祠堂大多改名为家庙,主要祭祀自高祖以下五代的祖先。而真正完善的宗族祠堂,到明朝中后期才开始出现,此时普通民众也开始获得了自建祠堂的权力,并且分布面非常广。到了清代,族群的居家建筑之中设立祖祠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祠堂此时不仅承担了祭祀祖先的功能,更起到团结宗族,协调宗族事物的功能。

 尽管祠堂也被称为家庙,但严格意义上,祠堂和家庙是有区别的。祠堂通常是对外开放的,只要是想要祭拜祠堂中所供奉之人的,都可以进入;但家庙却不对外开放,只允许家族成员参拜。祠堂通常是整个族群共同筹建的;而家庙却是某个宗族的小宗或高级官僚,为满足自己的等级观念而修建的。祠堂中祭祀的祖先通常是高祖以下的五代祖宗,并对祭祀方法有严格的规定;而家庙中所设的祖先灵位,可以上至始祖,下至祖考,比较随意。

 4、清朝时期是怎么祭祀的?

 除召见官员和筵客之外,清宁宫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职能,就是其西侧四间也作为宫内举行萨满祭祀的场所,因此也有人称之为“神堂”。萨满教是一种以信奉“万物有灵”为特点的原始宗教现象,也是满族自氏族社会就有的信仰习俗。

 萨满教的祭祀分为在山林田野中进行的“野祭”和在住宅内进行“家祭”两类。过去的满族人家住房中,都在西墙正中安设祭祀神位,民间称之为“祖宗板子”,即祭神祭祖的供位,清宁宫内也是如此。在室内西炕中间的墙壁上,设有前挂黄幔的“扬手架”,即是供神之处。

 皇太极时期清宁宫内的祭祀,可分为“常祭”和“大祭”两类:其中大祭是比较隆重的。在民间多是在春秋两季各举行—次,也有只在秋冬季节举行的。在宫廷中,由于不受物质条件的限制,则要更频繁一些,除每月的祭祀外,逢元旦(正月初一)或在大军即将出征作战之前等时候,也都要祭祀,以求得神灵的保佑。

 这种祭祀民间称作祭祖祭神,具体礼仪比较复杂,大致分为朝祭和夕祭两个步骤。其供祭的对象,朝祭是释迦牟尼、观音和关羽等神佛;夕祭则是本氏族的部落神和祖先神等传统神灵。清宁宫祭仪的主持者是爱新觉罗皇族的“家萨满”,他们被视为能在神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使者,熟悉祭神的仪式,会演唱神歌和表演请神、酬神的舞蹈。

 祭祀时,他们戴神帽、扎神裙、系腰铃,手持神刀神鼓,颇具原始时代的遗风。其祭祀的过程是先在西炕前的供桌上摆好祭器和糕、酒等供品,由皇帝和其他参加祭祀的家族成员上香行礼,随后是“领牲”仪式,即杀猪献祭。所用的必须是由自家饲养、黑色无杂毛而且无疾病的公猪,将猪绑四腿放在供案上,由萨满用酒或凉水灌进猪耳,如猪摇头,便认为是被受祭之神接受,众人欢喜叩头,这个仪式便称为“领牲”。

 如一次不成,则要继续灌酒水或者换猪,直到成功才能进行下面的程序。领牲之后,便可以杀猪煮肉灌血肠。清宁宫内南侧的锅灶即是供褪猪毛时使用的,而北侧两口更大的锅则是用来煮祭肉的。第一次煮肉是把猪按部位卸成几大块,煮好后再按猪的原型摆到供案上,俗称“摆件”;再从每个部位割下少量的肉放在碗内,俗称为“拿件”,由萨满边唱边跳边献祭,皇帝等诸人随之行礼叩拜,随后再把肉切成三四寸的“方子”,用木盘端上。

 参加祭祀的人坐在炕上,用自己携带的解食刀切片食用,而且既不放桌也不许蘸作料,很显然是沿袭狩猎民族野外就餐的习惯。由于这些肉在观念上已是神赐给众人的,所以称之为吃“福肉”。

 这种祭礼,在满族人看来特别重要,所以清朝入关后,皇帝也将其带到北京宫中。为了适应祭典的需要,顺治年间还特意按照清宁宫的格局,将北京宫殿的中宫坤宁宫进行了改造。直至1925年逊帝溥仪离开故宫之前,坤宁宫的萨满祭祀始终没有间断过,足见其影响之深。


 三、祭祀节气

 1、清明节的变迁

“水至美则曰清”,“日月双悬则曰明”,清、明二字叠加在一起,给人的感觉是天地之间,纤云四卷,清风吹空,光影四射,温暖晴和。这真是一个很美的形容词。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大多记物候,如芒种、小暑、霜降、大寒等,用形容词来定义节气,“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的一个。  

 清明这个节气,按照时序,已属季春,江南已经是“拆桐开尽莺声老”了,为什么还用如此的光鲜亮丽的词形容它呢?我想这与二十四节气是生活在北方的周人定下来的有关。《逸周书·周月》已经标明“清明”,《逸周书·时训解》也说“清明之日,萍始生”,春天带来了一片生机。清明在阳历的四月初,在北方,此时尚属春初,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气候开始稳定,天空一派澄明,上古先民逐渐把生活重心从室内搬到室外。  

《诗经·绵》写周族祖先“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这诗是写周人如何艰辛地建造家园的。顾炎武《日知录》引《易传》“古人穴居而野处”,解释“陶复陶穴”,那时人们或住窑洞、或住半地下室,虽有窗户,但还没有发明纸糊窗户,平常用木板或瓦牖挡着窗户,只有天暖和时,才能打开,放些阳光进来。入秋转冬之后,人要“冬藏”了,“塞向墐户”:把朝北的窗户用木板挡住,再用泥巴糊严,不使漏风,尽量防风保暖,可是光亮也没有了。春天来了,人们便从室内移居于室外,恢复“野处”,其心情可以想见,这一声“清明”道出他们对大自然、对春天由衷的赞美,也抒发出百十天里“冬藏”的郁闷。后世医家倡导的,春天早晨起来,“披发跣足,缓步广庭”,也是学习先民对“清明”的享受。“清明”来了,也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此后的200多天里,除了下雨刮风和睡觉大多时间都是过露天生活了,先民与大自然关系的密切和对大自然的依赖,是把大多时间放在室内生活的“文明人”不能理解的。  

 后世,清明节成为一年中重要的节日,它的习俗都与先民从“穴居”到“野处”有关,如钻燧改火,淘井,插柳,踏青,挑荠菜等。新春来了,万象更新。冬天用于取暖、照明和烹饪的火种,不再使了换新的,于是有重新钻燧取火。唐宋两代,宫廷还以新取出来火,分赠予贵官豪门,唐诗名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就描写此事;淘井,也是除旧布新,淘出旧水,取用新水。插柳,挑荠菜其意也在于迎接新春,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也带上一点绿色,沾一点野味。  

 唯独自宋代以来特别看重的扫墓,倒不是上古所遗的习俗。孔子说“古也墓而不坟”,墓地没有隆起的标志,当然就不可能有扫墓祭祀之事。清初博学的毛奇龄在《辨定祭礼通俗谱》卷二《清明日、霜降日行墓祭礼》中指出,到墓上祭祀亡灵的习俗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六朝、初唐期间形成了寒食节扫墓祭祀的习俗,唐玄宗时把寒食祭扫的习俗“著为令”,公务人员还给假,以便出城上坟。寒食后一日为清明(或说三日),两节相近,逐渐混淆。宋代清明祭扫遂成风俗,流传至今,清明与扫墓简直是密不可分了。很少再有人问一下这个节气为什么叫清明了。

上一篇:
下一篇: